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活动 > 春来茶馆 > 当建筑设计遇到设计规范  > 正文
当建筑设计遇到设计规范
发布时间: 2013-08-08   来源: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白春林:

白春林,上海工程化学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筑师

我认为结果是我们的建筑设计出来很有创意,我们一方面是遵守建筑规范的,在条文后面如何能够打擦边球。满足规范的基础上有设计师自己的发挥,比如住宅的露台上面砌墙不围起来,不封露台不算面积,如果封上就算面积,现在上海不允许了。复式的层高可以做5米,中间可以隔起来做成两层,这都是规范以内的操作。有一些办法是业主和开发商找设计师共同商量出来的,这样会导致建筑就五花八门,很奇怪。

庄寅:

我觉得设计师就应该告诉开发商没办法、不可以,这样建筑就不会五花八门了。

周志刚:

既然讲到利益的驱使,必然提到近几年出台的建筑规范,除了主编单位还有很多参编单位,说实话就是出资的单位,在规范编制过程中,受出资单位的影响很大,我们建筑规范有很多地方走形了。严格讲编制规范确实很困难,国家拨款非常少,其实我们成本是很大的,做调查研究还要走向市场,各个地方来的专家还要有交通费。但是国家编制规范拨款非常有限,编制规范需要大量优秀的技术人才,基本上没有报酬,在编制规范的过程要求使用的一些保温材料,规范就受到了一些保温品牌的影响,把这个品牌写到规范中。但是这个材料有没有经过研究呢?我的看法是规范是纯技术的领域,可以不要有市场中的参编单位,甚至参加规范制定的人都不是这个专业,却成为编委。小小的规范编制成员却打印上去很多人,找不出主次,按理编制规范的人都应该是很高级别的技术人才,比如设计院的领导级别。但是,近来有很多新出规范中编制成员都不认识,都是一些厂商的技术人员,还有很多企业没有技术力量也要参与规范编制,我希望以后不要出现这种情况。

白春林:

包括防火材料,公安部出台的规范是桂东全部应用A级材料,我们当时就在找哪些是A级材料,原来是很多易燃材料导热系数越好,厚度越薄。但是规范一刀切之后,我们要达到A级标准,材料的导热系数就越大,材料就做得很厚,有时候我们做的泡沫玻璃或者混凝土板要做到100mm厚,外墙做到50、60mm厚度,如果在寒冷地区可能更厚。如果出现一些新的材料,建筑师可以采用,使设计师厚度能够做得更薄,山东有个STP板可以做到很薄,2公分就能满足设计要求。

周志刚:

可以这样做,但是不要参与到规范的编制里面去。材料的发布和技术的东西不要放在规范中,规范是法律,把做生意和法律混合放在一起不合适。规范编制过程中资金缺乏,找一些材料企业来赞助。最近几年规范翻开看,一些企业资质不高的,出再多的钱也是不应该放进规范的。

庄寅:

美国的空调制冷设计制造规范组织(ASHRAE)从来不涉及任何商业利益,没有设备买卖,没有工厂和企业,和企业毫无关系,是很纯粹的行业组织,他们所指定的标准,设计师要满足ASHRAE的标准,要生产和销售必须满足这个标准,这是一个行业法律。在市场上美国的制造业,出来的数据全部是真实可信的,不用怀疑其真实性,因为我们明确说设计是通过ASHRAE认证的。人们完全可以去相信他,非常权威和真实,有很多规范要求,一旦篡改数据被发现会停止全球的销售业务,受到非常严重的处罚。这是不容解释的,条款并没设置非常高的要求,是在能够达到的范围内。刚才白工讲到设计师谈的保温材料薄厚的问题,我认为要保证热阻、不燃又要满足施工条件,市场只要满足即可,一旦规范界限很模糊的话,所有的厂商都会走下限,因为直接关系到成本。一些知名的企业比如宝钢等,生产的产品是严格遵守规范的,误差非常小,而且都是负偏差。如果我来制定行业法律,制造一定是允许有正负偏差的。所以政策法规的制定是考量我们这个社会公信力的问题,我们如何去要求企业制造合格的东西。我们设计师是个整合者,不能去创造材料,制造不是我们的工作,设计师去整合材料,找出我们要的东西,我们这种使用和选择规范就要要严格,但是一定要实用。要符合实际情况,底线要守住。我是这样认为的,希望要接受这个观点,国内很奇怪,任何规范都有一个范围,我们和政府部门打交道,比如他们罚款范围3-30万,一件事犯的错罚款的范围这么大,这个空间是用干什么的?来腐败的。没有遵守规范该罚多少就要罚多少。规范只有底线没有上线,应该设置一个底线,我们必须遵守。在这个底线之上设计师去发挥聪明才智,我觉得是应该这样做的。

国内这么多年的经济发展,人们也养成很多坏习惯,什么事情都觉得有商量,有些东西是不能商量的,政策法规不要留有可以商量的余地,房地产商也会少一些要求,也更加严谨一些。比如假两层,国家规范要明确可以或是不可以。既然开放5米多的空间,作为编制规范的专家有必要写清楚,可以或是不可以做两层,允许或不允许中间自己隔断。我家里买房子的是挑空,有一个20-30平方米的高大空间,看来很舒服很豪华,但是我肯定要封掉这个空间,我家里也是这样做的,做个假两层变成两个独立的空间,并不是我需要这个面积,因为一个20-30平米的挑空空间看着不舒服。房产商一定知道我会这么做,规避容积率的审批,增加他们的卖点,不花钱,买面积。我是做企业的,企业的质量是生命,以前我们国家在质量方面规定很严格,国标的标准低于部标,部标低于厂标,检验员按照厂标检验产品之后才能放出市场。作为国标是基本标准一定要达到,我认为这样比较好,要鼓励在标准的基础上去创造和发明,但是大家都在“追”标准,就不好了,因为满足最低标准未必市场能接受。

白春林:

但是上海有个节能是国标,上海也有地方标准,比国标还要严格,这对设计师也是挑战,规范出台我们必须要遵守,这是尚方宝剑一样悬在我们头上,我们如何既要遵守又要游刃有余,设计师遇到很多问题,每个项目都要和消防局和审图公司打交道,尤其是消防局。

庄寅:

谈到节能问题我只能叹气,到底如何节能?在很多问题都没有搞清的情况下我们出台了很多节能规范,用什么方案,实践的可能性是多少,这是需要考虑的,谈到这个问题我容易激动。我们现在开办垃圾焚烧厂,当然这是有其他意义的,不要扯绿色节能,因为我们的垃圾处理本身就是有问题的。理论上垃圾焚烧就有能源的产生,这些能源可以用来发电。但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垃圾焚烧厂很难让垃圾烧起来,这是因为小区里面的垃圾分类工作是由承包的农民工完成的,大部分可燃物进入了废品回收站,剩下的是不可燃的垃圾,焚烧都困难还谈什么发电。

马理:

任何规范都要从体制改革开始,我们的体制造成了规范的不合理、不严谨。

庄寅:

这需要提高政府官员的专业化水平,不能出现外行管理内行的情况。比如我们的光伏产业之前走过的弯路太多了,如果不能并网,那么做光伏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光伏的成本很高,如果我们能够事先把光伏发电并网规范制定好,那么生产光伏的成本就会降低很多。所以我觉得任何规范都要先行设定,如果这个底限模糊不清,就没办法把事情做好。从更深层次考虑,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哪里?政府更应该听谁的?是相关企业还是专业从业人员?

马理:

政府不是行为人,政府是制定法规的部门,从某种程度上讲,政府是控制风险、确定责任的部门。

庄寅:

可以委托一家专业机构来制定规范,但这个机构一定不能是盈利机构。

周志刚:

政府可以审批规范,但是政府应该用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情,不要用企业的人从利益角度出发来做这些事情。

李玉东:

李玉东,上海浚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筑二所建筑师

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中有这样一条:请结合本地区特点谈谈防火规范与其他地区的异同。我认为规范是不存在异同的,但是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区域性。以防火为例,主要是防火分区、防火疏散距离以及防火等级方面的问题。谈到异同,我觉得可以理解为防火技术导致了防火规范的不同,如果有喷淋设施,那么疏散距离就会增加,如果有水幕,那么防火范围就会扩大。技术措施的改善和提升可以对规范的编制产生影响。

责任编辑: Editor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