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本站独家  > 正文
卜志东:基于 “可入比”理论的小镇开发策略
————以喜洲镇为例
发布时间: 2011-12-06   来源:畅言网archcy  转载自: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本文在解析“可入比”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大理市喜洲镇实际发展条件,借鉴国内成功开发小镇经验,整合小镇内部旅游资源,明确目标定位,提出以“幸福喜洲”为主题的发展策略,以期类似旅游小镇予以借鉴。

3、经验启示

首先,在旅游产业不断壮大和旅游目的地功能不断增强的今天,旅游小镇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同质化现象严重。所以,只有明确主题方向,增强主题吸引力、产生差异化发展,小镇才有足够的竞争力。束河与和顺分别以“纳西农耕、马帮文化”、“腾越文化”为主题进行差异化竞争。这点对于喜洲镇未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喜洲目前拥有的旅游主题较多,从民族文化、三教合一到苍山、洱海自然景观,无一不是亮点,但恰恰这种到处亮点的状态使喜洲旅游处于一种“失焦”的状态,明确主题就是一个重新“聚焦”的过程。

其次,在小镇的开发过程中,应优先积极改善配套设施,包括基础配套和接待配套,给旅游者一个正面的旅游形象;其次快速确立主题形象,大力挖掘与主题相关的自然、文化资源价值;最后启动核心主体工程,重点打造游憩方式,大力进行营销活动。这三个步骤亦是提高小镇“可入比”的过程。

四、发展策略与目标定位

根据以上分析及基于提高“可入比”理论的基础,喜洲古镇的发展策略如下:

1、整体开发,企业、政府、居民联动。

抓住商业资本介入的良好契机,政企联合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加大投入积极发展古镇经济,鼓励更多居民参与到古镇建设与旅游开发的队伍中来,真正做到企业、政府、居民三方联动。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时间与空间上的优势资源,加大小镇“可入比”。

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古镇特有的文化内涵,以增强古镇及各景点的停留性。同时加强各优势资源之间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联系,缩短游客到达各景点的路程与花费时间,从而加大小镇“可入比”,提升旅游市场价值(图6)。

图6:提升小镇“可入比”示意

3、整合资源,明确主题。

充分挖掘喜洲镇资源价值,从其民族历史、地域文化、产业基础、环境资源升华衍生出养生文化、隐居文化、宗教文化、渔文化、茶文化、创意文化,为进行差异化品牌竞争创造基础(图7)。

 图7:资源整合明确主题示意

4、多业态品牌情境开发策略。

规划六大文化主题体验游,鼓励旅游二次创业,营造以“洱海”为背景的高品质情境生活社区,强调小镇“旅游-创业-生活”和谐共融,打造“幸福喜洲”品牌(图8)。

图8:多业态情景开发示意

5、规划目标

整体开发、主题鲜明、生态优先、复合旅游,面向东盟地区以养生休闲、创意文化为主题的幸福小镇。

责任编辑: Jie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