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活动 > 春来茶馆 > 还钢结构本来面目  > 正文
还钢结构本来面目
发布时间: 2012-06-13   来源: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序:畅言网5月设计师主题沙龙在北京成功召开,20位结构工程师和建筑师参加了活动。本期沙龙围绕“还钢结构本来面目”、“设计师理想中的绿色材料”以及“‘摩地大楼’,未来我住地下”三个话题展开。本期沙龙是首次针对结构专业举办的主题活动,大家通过面对面的交流,碰撞出了很多思想火花,而对一些技术问题的深入探讨更是让大家表示受益匪浅。

时间:2012年5月24日下午

地点: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四层

人物:

魏利金,北京三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结构技术总监;刘利红,北京三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吴允植,佳玖建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结构工程师;边力,北京博地澜屋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徐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六所市场部经理;刘伟,北京新纪元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结构工程师;雷晓东,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建院约翰马丁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结构工作室总工程师;李先荣,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所结构设计主任;刘明学,北京时空筑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结构总工程师;孙慧勤,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工业建筑研究所高级结构工程师;吴晓兰,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工业建筑研究所结构工程师;赵子墨,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工业建筑研究所结构工程师;毕玉洁,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工业建筑研究所结构工程师;刘钊军,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工业建筑研究所结构工程师;宋坤,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工业建筑研究所高级建筑工程师;王静,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工业建筑研究所建筑工程师;康洁,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工业建筑研究所建筑工程师;郝欣,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工业建筑研究所建筑工程师;王柳,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工业建筑研究所建筑工程师;刘猛,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工业建筑研究所建筑工程师

第一幕:还钢结构本来面目

“挑战力”建筑的建成,表明我国的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包括科研人员用智慧和心血解决了诸多“人为制造的技术难题”,创造了很多“代价高昂的世界第一”,但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用钢量大并不意味着技术的进步。钢结构发展历程中那些建筑艺术与结构技术高度融合的钢结构建筑典范,可以看出真正的技术进步是实现钢结构轻、快、好、省的特点,能够经得起自然灾害和历史的考验。

幕起

畅言网编辑:

欢迎大家参加本期畅言网设计师沙龙,我们今天的讨论话题围绕钢结构建筑和绿色建材展开。现场嘉宾有结构工程师也有建筑设计师,希望大家通过深入的交流、探讨,共同为行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魏利金:

魏利金 北京三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结构技术总监

 感谢畅言网能够为我们结构工程师举办这样一个主题沙龙,结构专业通常很少有这样的交流机会,因为大多都认为结构专业的工作比较呆板,只会画图。建筑师可能会做一些文章,结构和建筑还是有些差异的。因为我是北京注册中心的培训老师,经常到全国各地讲课,所以这次相关部门针对结构专业的新规范发布以后,我在讲课中也是首先告诉大家将来我国建筑业的两个发展方向,一是钢结构建筑将来会越来越多,二是建筑的消能减震,这实际上是两个课题。钢结构对于结构工程师来说是最主要的绿色建筑,因为产生的建筑垃圾非常少。但是为什么钢结构在我国发展较慢?我觉得这与国内建筑材料特别是钢材的价格较高有关,而且结构工程师特别是民用事务所的结构工程师对钢结构相对比较陌生。我们国家的钢产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用在建筑中的钢总额相对非常少,而用到民用建筑中的估计也就在2%-3%左右,即使算上工业建筑,顶多也就是1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世界地震次数不断增加,而且震级很多是在六级以上,以前很少听说一个地方发生七级地震,但现在发生七级地震太普遍了。从这个角度讲,钢结构建筑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现在我们国家钢材产量较多,国家政策也鼓励发展钢结构建筑,特别是鼓励一些住宅项目采用钢结构,而且国家在2000年就在研究住宅钢结构化,但是遗憾的是这么多年虽然取得了些成果,但是在全国范围的应用并不是那么明显,主要原因是配套的建筑材料不能与之匹配,墙体材料和钢结构的连接处会出现裂缝,但是老百姓购房时对裂缝是相当敏感的,经常会出现到处上访的情况,所以钢结构建筑的滞后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另外,防火涂料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钢结构的发展,一座钢结构建筑的防火涂料大概占20%-30%已经相当可观了,我们国家的一些防火涂料基本上来自国外,价格高是主要原因。我觉得防火、防腐、防坍塌这三个方面应该是钢结构设计最需要关注的,但遗憾的是现在大家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防火和防腐的问题,稳定性一般大家都会注意到。

此外,钢结构建筑还有注意节俭问题,为什么我国钢结构建筑的用钢量要比其他国家多很多,一是国内设计师对钢结构比较陌生,二是国家的设计规范在钢结构方面比较落后。但是国家在规范方面要求比较严,特别是结构变形的规范比较严,遗憾的是在强度规范方面要求比较松,现在很多人可能注意到了,新规范在变形和裂缝方面相对放松一些。

再有,比如日本和美国对建筑受风和地震影响的规定是有区别的,而我们对二者的规定是同样的标准,我个人觉得对风的作用应该适当严格控制一些。现行的标准和以前是有区别的,对风规定得严格对地震规定得宽松,但这次修改的时候为了服从国家的大规范,相关部门将二者设定成同样的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12月也打算出规范,在设计界和学院派的争论比较激烈,因为这对我们国家特别是大中院校相对比较陌生,大家的争论的话题比较多,也开过很多次讨论会,往往都是不欢而散了。我觉得这样非常好,技术问题该讨论就讨论,不要考虑个人关系问题,因为技术问题不存在个人方面的差异。钢结构建筑特别是一些小型钢结构建筑,自己能做最好自己做,你的付出和你的回报未必能成正比,但是对你今后的发展我觉得是只有利没有弊,除非不想做设计了。只要从事设计工作,一定要把握国家的政策以及未来的走向,特别是抗震中提到了性能化设计,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领域,但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研究不透彻。那么造成我们国家超高层钢结构用钢量很大的原因就是盲目使用了一些性能化的指标,常规的指标现在我们还没有研究得很透彻。大家如果注意的话,我们国家工程院院士中,两个领域的人最多,一是机电领域,二是结构领域。这两个领域都是以概念和经验为主而理论不足,真正搞理论、搞力学研究的人很少。

现在国外的建筑师都愿意到中国来,因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场。中国人的最大特点就是都喜欢标新立异,都希望出现一些地标型建筑。我们在国外可以看到一般的建筑都是比较规矩的,结构的耗材量与建筑是否规则密切相关。我国现在各地都在竞争地标建筑,上海中心632米,全国最高,据说武汉要建一座660多米的建筑。据统计,我们国家在建的150米以上的有200多栋,未来5年要建到800多栋,我们最近在青岛就做了两个这样的建筑,一个是260多米,另一个是240多米,青岛未来5年要建50栋超高层建筑,盲目竞争是非常可怕的。

我们的超高层建筑采用纯钢结构并不多,混合用钢量要比纯钢结构的建筑要多,原因是我们的规范滞后,另外就是钢结构的设计方面相对比较薄弱,而且做得也不是很精细。我们国家80%的工作都停留在画图阶段,方案阶段给的时间非常少。而国外的方案设计时间很充裕,到施工阶段就很简单了,而我们正好相反,大部分时间停留在施工图上。我们所谓的施工图就是国家规定的设计图和施工详图,实际上我们的设计图相当于国外的施工图标准,但是又比初步设计的稍微深入一点。这样交给一个施工企业去进行深化,这实际说明了我们国家用钢量大的问题,我认为钢结构设计还是由设计单位来完成比较好。现在的施工就是把钢结构公司请来跟我们一起做,出了设计图钢结构公司详细做就可以了,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费。

边力:

边力 北京博地澜屋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我是建筑专业的,刚才魏总的讲话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简单说一下我的观点,我国的建筑师王澍明天就要在人民大会堂领取普利兹克奖了,从建筑师的角度王澍说过一句话,国内的建筑以后会发展成两个方向,一是CCTV的钢结构方向,另一个是他自己的象山学院方向。放下这句话的对错不说,如果说是像CCTV这种建筑结构的方向发展,据说这座大楼的底部埋了十米深的混凝土,才能把上面的主体拽住。所以我很不赞同建造这样的建筑,这种建筑只有在中国能出现。但是从位置规划、建筑角度来说像,它与旁边的国贸三期、建外soho结合起来看,这个建筑还是不错的。但是从轻、快、好、省这几点来说这个建筑就是个反面教材。

另外,刚才魏总提到施工图问题,据我所知大部分都是由钢结构厂家来做的。比如首钢和中建八局都是他们钢结构公司来做,原本10吨就可以满足需求的钢材他们有可能设计成12吨,所以如果是我们结构工程师来设计,那样才能做到轻、快、好、省的效果。刚才从魏总的讲话中我才刚知道防火涂料在钢结构中的比重是这么大,像央视大火和上海大火,也都是外墙保温和防火的问题,所以说钢结构要是在中国长期发展的话,我觉得还是最好由结构工程师来做设计,如果由厂家来设计就不好控制了。我觉得钢结构的发展潜力巨大,像央视大楼、水立方、鸟巢等钢结构建筑的防腐防火是很重要的一点。

责任编辑: Ryan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