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贤:下面请城市规划专家宋宏焘先生发言。
宋宏焘:我关心的议题是到底建筑师本身有多少决定权的问题,是不是我们拿到一个题目就已经让我们陷入困境里了。我记得一个北京的朋友在北京出生、长大,事业也做得不错,前阵子去了一趟大理,回来以后把房子都卖了,就搬过去了。当一个本土化住了很久的人,决定要移民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让我想起伦敦奥运会之后,伦敦奥运场馆的设计师到台北来做了一个演讲,我去了。他介绍伦敦场馆设计的时候,他说当他拿到那个题目的时候,前面筹备的委员已经针对他们要什么样的奥运场馆想得很清楚。当然这个奥运会的整个场馆和场地的规划投资要带动一个地区的发展。另外,那个地区的新的城镇将来需要两万五千人的场馆,而奥运会的场馆是十万人。所以他很清楚,第一,奥运会这个活动是临时性的。第二,必须在奥运会之后从十万人变成两万五千人的场馆。因为是临时性的,所以设计的概念就不是千年建筑、百年建筑。伦敦奥运会的那个场馆其实设计有点像演戏的概念,因为它是在湾头上,所以他设计的控制点是在过河的地方,原来场馆肚子里面藏的厕所、餐饮都可以拿出来,拿到外头的广场上去,这样那个场馆设计看台的时候,就可以跟比赛的场地更加贴近。

台北淡江大学建筑系教授、欣境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创办人宋宏焘发言
有人问他,奥运会场馆跟另一个场馆设计有什么差别,因为都是同一个设计师。在整个规划策划的时候,是环保的、生态的概念去做这件事情。所以建筑师拿到设计之前,其实都会有深思熟虑的考虑。我们谈的不是建筑师的现状,而是今天城市生活美学的面貌。
最近台湾有一个朋友到北京来,他是做茶的,自称为“事茶人”,就是以茶为他工作的主要内容,通过茶进行一些教学和修行的工作。他来到这边一年,没想到受到很多人的关注。我听到太多的例子就是说,很多学生本来每天沉迷在买LV、买名车,现在每天喜欢穿得朴朴素素的,跑到工作室里做义工。当然他们通过茶的行为在进行一些比较,让自己心情安静下来。当然在一开始大家还只是在形式上琢磨,但是在这个空间里通过茶安静下来,也许是城市生活里面从浮躁走向安静的一种调整。我想一个城市怎么样安静下来,是让从北京移民到大理的朋友回来的可能性。
我请一个朋友帮我设计家里面的空间,他就弄了一大堆榻,他说你以后在家里打坐的时间非常多,我后来发现你后来打坐的时候,整个家里的布局就全部变掉了。所以怎么样让我们城市里建筑的题目出现更合适本土生活的题目,建筑师有给好发挥的空间。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