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感知建筑艺术本土化的空间与时代特色
发布时间: 2014-01-07   来源: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梁克刚:我10年前离开建筑圈,到艺术圈瞎折腾,这一跨出去就跨不回来了。这个会在我能来的情况下每年我都会来。不知不觉十年了,看着这个年鉴一本一本编出来,每年都是王老师自己拉赞助,但这应该是国家干的事,现在由艺术研究院来做。这个非常了不起,坚持就能成为一种历史,你坚持一次不觉得,但是十年都坚持下来,是对中国建筑界很大的贡献。这个会开了很多届,我希望年鉴越编越好,越编水平越高。未来的历史要根据这个来梳理。这个会也是越开越专业,假如大家都是为了这个会把别的会推掉,那说明大家很认真。

当代艺术家、北京宋庄壹号美术馆馆长梁克刚发言

艺术界面临的困境和建筑界是一样的,我们到现在发展了30多年,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是非常典型的,今年中国一共去了十几个展览,以前是从没有过的,一个是艺术市场的火爆,带动了资本,以前拉赞助很困难,今年就有很多民间资本进来。国家馆每一年都做得很烂,几乎每一届都是威尼斯最差的国家馆,这是因为咱们政府重视度不够。但民间现在也有一些力量和资金进入这个领域,支持艺术家去做展览。今年我也去做了一个体会,体会很深。从专业上的问题来讲,跟建筑界碰到的问题一样,中国建筑师老在想我们怎么立起来,我们怎么在世界这么大的建筑舞台上立得住,一说起来非常强大的中国建筑师的群体,既有高峰,又有高原,是这样的一个群体。艺术界面临的也是这样。

建筑界,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大的建造体量,但是我们有几个真正的大师呢?我们有多少人在国际上有真正的话语权,包括价值的表达和贡献?

包括王澍得奖,我其实是批评了几句的。我一开始在微博上说了几句,后来被南都的一个编辑发现,跟我约了一篇稿。在这么大商业化的浪潮里,还是仍然坚持做自己的人文建筑,坚持自己的判断和理想。王澍的做法我感觉稍微狭隘了一点,我当时的文章后来被他们把题目改得比较标题化,比较像传媒的语言。可能王澍可以做得更好,不是把简单的材料、传统的纹样和形式感的东西放进去,贴在表面上。其实中国人对空间的感受方式、使用方式跟西方有区别,这是跟中国人的伦理系统和文化特点有关系。比如西方人是基督教传统,他们很擅长做垂直建筑,因为老是要跟上帝对话,一定要荣耀上帝,教徒,是这样的出发点。而中国是自然主义,认为自然最大,是平面的空间关系。在水平面上处理等级、处理空间之间的关系和人在里面的一种感受。实际我觉得中国建筑师应该脱离这些表面的东西,灰砖灰瓦竹子等等,不是重点,这毕竟是材料,或者形而下物的东西,或者应该融入到传统的精神世界。

中国当代艺术花了30年的时间,到现在还是在学习,每次我们到威尼斯参展,到卡塞尔参展,就像学生去交答卷的状态,那边全是导师给你批分,这个学生不错,80分,那个90分,个别有100分的,就完全被纳入到西方艺术殿堂里边去了。但是永远没有改变这个格局,因为我们所有的一切逻辑、所有的方法论,都是向西方学习的。只是有些人用了点中国表面的符号、元素,大家很善于用,用中药做材料、用竹子做材料,很多人都用这种方法来做,我认为还是表面的。我今年就尝试做一种骨子里中国文化的气质,和世界观不太一样的。我觉得有一些感受性的东西已经出现了。乍一看是非常国际化的语言方式,非常当代的呈现方式,但是你仔细看的时候,感受到它有一种来自于东亚文明的哲学精神、人文精神。因为东亚这个系统其实是以中国为核心的,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面其实是悲观的,人很渺小,自然比较大,认为人是不可能改变自然的。这个展览的题目叫“无常至常”,我感觉中国哲学体系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无常,是不断变化的,为什么后来又加说“至常”呢?艺术家面对这个的时候是什么反映,我们的表达其实是面对这个无常的反馈,人和大的宇宙之间的对话。我也谈到中国传统美学里面因为这样的世界观,因为这样的价值判断,而出现的不同的表达方式。

古代我们的美学是非常完整的体系,但是到了接待我们被打败了,彻底向西方学习,这个美学传统其实是中断了。这个传统其实有很好的东西可以接续过来,不是说它已经死掉了,或者它已经陈旧了,或者它应该被淘汰了。我做了这样的工作,这是我做艺术策展的工作体会。

但是这个展览赢得了别人的尊敬,来看的老外特别激动,特别高兴的跟我们谈,他们不太懂,但是能感觉到不一样。而且觉得我们的展览质量很好,我们也很注重细节。坦率的讲,这是我第一次在国外做大型展览,而且是在这么重要的平台上。我们基本是用力过猛,我基本上回来了之后,人是要废掉了。我们花了很多力量在做,很苦,其实有时候是很过分的,其实我们是带着敬畏感,觉得是世界第一舞台,我们去不能演砸了,不能让人瞧不起。反馈回来的情况比较好,人家很尊重。当然别的展览也是有问题的,因为中国这次去了十几个展览,这次威尼斯很热闹。

我们有没有能力拿出中国自己的文化传统当中很优秀的东西,然后进行表达和呈现,获得平等的机会。不管你用什么,最后有没有让别人真正感觉到不一样的价值,一看似曾相识,一看都差不多,我认为西方也罢,后现代也罢,都有传统,再未来的感觉,仍然有传统在里面,有传统里面最有价值的东西在支撑。这是通过展览的体会。

我认为建筑界更难去解决这个问题,艺术简单,艺术家自己想明白了就能做出来,也不受技术局限,也不受材料,也不受整个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其他配套的局限,自己就可以完成。建筑界跟整个基础相关,有好的技术不一定有好的材料,有好的材料,不一定有好的技术来支撑。

中国建筑师先能够站立起来,然后再谈怎么去中国化。日本也是,最开始是通过差异获得尊敬,通过差异在高度上获得充分的尊敬,之后再来去掉这些。因为我们在文化上还是有差异的,有的时候可以转化成一种优势。整个西欧和美国是一个系统,他们传统是一个系统,所以他们没有区别,他们的历史也没有区别,因为国家都太小,文化完全是贯通的,在一个传统之下。但是中国不是一个国家,中国是一个大陆的感觉,就是我们还是先有一个通过差异建立起来的高度,然后再逐渐融入到最高的状态。

还有一点跟我从业经验多少有点关系的,美术馆、博物馆,越是伟大的建筑师设计的美术馆越不好用,这是普遍的问题,这也没办法,因为美术馆的设计是需要建筑师往后退的过程,因为重要的是展品,重要的是将来要呈现的艺术。所以往往越好的建筑师,可能就越愿意表达自己。其实这不矛盾,需要以这样的方案推动之前,应该有跟美术馆从业者的交流。李虎有做的美术馆的图形,我在微博上进行了一点批评,美术馆的特点窗不能朝着采光面,不能用自然光,至少是相对稳定的背向的光源。可能建筑师对我们这个领域了解的不够多,有时候在设计上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责任编辑: Jun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