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感知建筑艺术本土化的空间与时代特色
发布时间: 2014-01-07   来源: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崔彤:谢谢组委会邀请。拿到这本书,我非常高兴有一篇文章被王老师收进去了,原来都是画图匠,后来约了一篇文章,也被收进去了,非常感动。拿到书之后,感觉非常有新意,而且触摸感很好,比放在家里的其他书翻阅起来真的很舒服,在新媒体时代,还能有这样的书存在,无疑是给建筑师、出版人、媒体人都是一种慰藉。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崔彤发言

把这些书和刚才的几个主题词联想起来,即兴的发言。建筑如果能像书这样的感觉,能够自然、清新,既隽秀又有很好的触摸感的,那真是太好了。

关于本土和土地的问题,这个话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可能跟包老师的观点不太一样。我觉得这个话题并不是中国的,或者是关于大屋顶的问题,而是从物质的、客观的、唯物的角度去谈建筑和土地、和自然的关系,我们以前有一种习惯的说法,叫地理发生论、环境决定论。某种意义上讲,建筑的得来并不是偶然的,并不是主观臆想,而应该从主观角度和地理角度画出来,无论是从高山、平地、河流还是纬度、经度的角度,我们都能判断出建筑价值不太一样的地方。

人和自然的关系至少应该有三种态度。一种态度是中国人过去相对比较被动的角度,自然大于人,是自然在统治人的概念;另外一种感觉是人要大于自然,西方人往往觉得自己的能量要远远大于自然;还有一种观点是人和自然是平等的、平衡的、可以对话的。现在这种声音越来越强,是因为人越来越感觉到人和自然对话的态度。所以本土的概念,应该是更加注重人和自然的关联性。由此引发中国建筑、日本建筑或者西方建筑都有这样的,像朱锫谈到的,无论是安藤也好,伊东也好,妹岛也好,还是新生代的也好,谈到与中国建筑极其相似的审美趣味,比如弱的建筑、空的建筑、无的建筑、消失的建筑,这种以小胜大、以弱胜强或者飘然于之外的建筑,其实并不是真的不存在,需要这个建筑紧紧的、牢牢的嵌入土地当中,与环境发生最本质的关联,这就是关于自然和建筑最有力的东西。

这个概念有点像美洲豹就一定要比长脖鹿要矮,但是奔跑的速度肯定要比长脖鹿要快。我相信百米赛跑的时候,长脖鹿肯定跑不过美洲豹,并不是因为它不好看,而是因为它太高,太游离于土地之外。

还有一个启发的,也是海外的项目,在新西兰的时候,我们参观了新西兰的很多建筑,这个建筑正好是在地震带上,他们的首都当然也在地震带上,他们的很多建筑跟我们的概念不一样,他们不是牢牢的在土地上,而是漂浮在土地上,都有很多轮子,包括他们的国会,上面全有轮子。如果发生地震的话,我们要不然是巢居、穴居,要不然就住在带轮子的建筑上,因为它可以跟着地面去游动。所以现在有很多新的可能性在里面。中国的建筑包括中国本土原来那种思想,会展现出一种新的概念。当然这种声音不是中国文化的复兴,或者东方精神的复立的想法,也不是说王朔得了普利策奖,或者怎么样,我们经常能听到一种鲜明的声音,是关于中国、东方、自然,甚至很多学术讲座当中,我们的发言大家的论文展现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的去呈现出关于这样的东方的东西。

就中国而言,可能在座的每一位都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不同的纬度上,都在展示和研讨关于中国。比如朱锫也好,马岩松也好,我们都在不同角度探讨中国和建筑的关联性,但这不是大屋顶的东西。

我的发言是毫无准备的,想到王老师出的题目,想到包老师和朱锫的话题的简单回应。

感谢岁末的时候,有这样一个美好的下午跟大家相见,得到一本书,而且还能看到老朋友,特别有意思。提前祝大家新年好,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Jun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