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感知建筑艺术本土化的空间与时代特色
发布时间: 2014-01-07   来源: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王明贤:谢谢林铭述先生。下面有请北京建筑大学陈铭忠先生发言。

陈铭忠:同志们好,今天参加这个年鉴的发布会,这是第十届,这十年走得很真实,很辉煌。我看了这个之后就想到建国的时候有一个《建筑十年》的册子,从北京的十大建筑,还有一些工厂等等,那个和现在这个真是不能同日而语。尤其是现在改革开放30多年了,我有这个体会,这个体规还是很深的,我和明贤认识30年了,由于我自己做过编辑,在工厂里也做过技术员,后来在建筑设计院搞过建筑设计、规划,最后在北京建筑大学教书,就是原来建工学院。我自己走的跨度比较大,而且成为了一个杂家,各个方面都知道一点,但是也不行。现在退休以后也关心咱们国家的建设。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陈铭忠发言

布正伟和我基本上是同龄人。当时我记得和王明贤一块在搞建筑杂志的时候,当时最小的一个建筑叫做独一具,就是一个门脸的设计,在建筑学报上是很小的篇幅,是黑白的,但是对我来讲印象很深。为什么呢?它就是一个山东烟台的餐馆,在北京开张,请布正伟做的设计,这个设计给我感觉非常朴素,都是用的海草做的。

我看到这些设计真是琳琅满目,非常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能不能发现在我们中国这么大的领土里,有多少设计是接地气的,我觉得接地气这三个字很好,就是运用当地的物质条件和所有的人文条件,能做出一些符合中国地方色彩的东西。这方面特别缺乏。现在看起来,这些都是用过去所说的洋材料,过去混凝土、水泥叫洋灰,火柴不叫火柴,叫洋火。这种东西引进来以后,确实对我们的建筑业是非常大的变革。当时我在教书的时候也说,建筑要设计好,靠两个,一个是建筑结构,还有一个是建筑材料。钢出现了之后,出现了很多钢结构,后来材料又轻又好,比钢还好。建筑业要往前发展。接地气的就是张宝贵,刚才听了他的一些讲话,我也有很大启发。

我们过去搞建筑杂志就是一些栏目,而咱们的年鉴里的栏目很全面,除了有优秀建筑作品,里面的一些档案、讨论、焦点、论文、建筑摄影的掠影、摘要、书目以及艺术大事记等,都很好。就像2012年2月份发生两个事,一个是吴良镛老师在90岁高龄的时候能够荣获科学技术大奖,我到他家去,他是奇迹般的从脑梗恢复,能够走路了,很不错。那时候我们大学毕业正好50年,让他亲手题了词,这是大事。还有一个是王澍得奖。在2012年能发生两件大事,这是建筑界非常不错的事。那些科学都是尖端的科学,咱们建筑界是修理地球的。他说我是代表梁思成去为建筑界领这个奖的,很谦虚。

接地气很重要,咱们的年鉴叫《中国建筑艺术年鉴》,中国包括大陆、包括港澳台,包括咱们中国在海外的华人,所以我总觉得是不是要为中国的统一做贡献。我当时就感觉到,既然是中国的,那应该怎么办呢?因为我搞过建筑杂志,我当时在深圳大学第一期搞的就是世界建筑导报。当时我有一个体会,中国的杂志里最有名望的是《读者》,在中国是影响很大的,原来叫《读者文摘》,后来和国外的重了,就叫《读者》。我觉得我们影响搞一个,把国外最新的技术、最新的人物都拿来,所以这本要接接地气,怎么接?

前些日子,我参加了一个商会,什么商会?房地产,这个商会了不得,规模相当大,也都是有钱的。这些人也搞了一些评比,也搞了一些颁奖,这些颁奖应该拿来看看。第一个就是房地产,因为这几年房地产热是相当大的,为了推动建筑业的发展,也做了很大贡献。另外,咱们有多少大学?有建筑学,美术学也有建筑方面的,还有建材方面,还有设计院,还有港澳台和国外的,他们那些杂志有一个好处,虽然都是繁体字,但是都是中国字,拿过来就可以看。咱们目录里有一个专门人,就把这些各个院校,咱们北京院就是建筑创作,还有很多拿来一看,真是琳琅满目,都是学生大赛。每次大学校去看他们都很有感悟,那些新鲜的东西都迸发出来。前几年马岩松是个学生,没想到现在成大师了,以后的学生还要超过他。这个目录,整个年鉴实际上就是我们建筑界的一个脚印,是一个过程,我们要珍惜这个过程,我们要相信以后一定能超过它。但是要发现他们,需要什么?需要我们的慧眼。正像罗丹说的,世界上到处都有美,缺乏的不是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Jun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